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51章 不尊重朕?(1 / 1)

“只是你们宋主是不是有些不尊重朕?”钱俶说着脸色变的铁青,两侧的吴越武将拔出了君子剑。

伴随着他的声音,侍立帐内的吴越武“仓啷”一声,齐齐拔出了半截像征身份的“君子剑”。

这颇具特色的佩剑,正体现了吴越国的国情。

地处江南鱼米之乡,与南唐同受文风浸润,国内大儒辈出,文官集团势力庞大,形成了独特的“以文御武”格局。

武将佩戴像征君子德行的佩剑,而非悍勇杀伐的战刀,既是风气使然,亦是权力结构的微妙体现。

所有的目光聚焦在大帐中央的杨光美身上。

杨光美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天灵盖,不过他好歹也是打过仗的,即使心中惊惧交加,脸上却不敢有任何慌乱之色。

可这“霸道”的书信如何解释,杨光美一个字都说不出来。

钱俶胸膛剧烈起伏了几下,显然在极力压制着将杨光美拖出去砍了的冲动。

他深吸一口气,“哼!两国交战,不斩来使。朕乃一国之君,还不屑于拿你一个信使的人头来泄愤!”

他重重一挥手,“你且下去候着!待朕写好回信,你原封不动地带回去,呈给你的宋主!”

命令既下,两旁孔武有力的侍卫立刻上前,一左一右“搀扶”住杨光美,虽是“请”的姿态,手上暗劲却不容抗拒,几乎是半推半架地将他“送”出了大帐。

帐帘落下,隔绝了内外。

“哥!那赵匡胤简直欺人太甚!”钱俶的胞弟,执掌吴越全国军事的彰义军节度使钱弘儇第一个怒吼出声。

“这信里写的都是什么混帐话!他真当我吴越儿郎手中的剑是摆设吗?!依我看,不如现在就点齐兵马,与宋军决一死战!也让那赵匡胤知道,我钱家不是好欺的!”

“钱大人,慎言!万万不可冲动!”一个沉稳的声音及时阻止。

出声的是钱俶倚为柱石的丞相沉虎子。

他须发已见灰白,但眼神依旧清亮瑞智。

他稳步出列,对着暴怒的钱弘儇微一拱手,随即转向钱俶,躬身行礼,语气不疾不徐,“陛下,老臣以为,宋主此举,绝非简单的傲慢无礼,此乃精心设计的激将之法!”

“激将之法?”钱俶眉头紧锁,“丞相详细道来。”

沉虎子再次拱手,省略了引经据典的繁文缛节,“陛下明鉴。此前,我军与南唐军互为犄角,倚仗地理之利,成功将宋军南下的兵锋遏制在此地,形成僵局。赵匡胤欲破此局,唯有两条路:一是退兵,劳师无功,损其威望;二是集中优势兵力,在我军与南唐之间,择一弱者先行击破!”

他微微停顿,目光扫过帐内众将,最终落回钱俶脸上,声音沉凝:“恕老臣直言,我吴越国力、军力,相较于南唐,确稍逊一筹。因此,赵匡胤故意以此傲慢无礼之信相激,其真正目的,便是要激怒陛下,诱使我军愤而出击,脱离现有的营垒和有利地形,与他进行一场他渴望的、在野地展开的主力决战!”

沉虎子的话语如同重锤,“届时,宋军以逸待劳,凭借其骑兵优势和野战能力,胜负之数恐难乐观。此正乃《孙子兵法》所言‘怒而挠之’之策!赵匡胤,这是在引君入瓮啊!”

钱弘儇张了张嘴,想要反驳,却发现沉虎子的分析句句在理,一时语塞,只能愤愤地哼了一声,别过头去。

钱俶闻言,脸色变幻不定。

他再次拿起那封被他揉皱些许的信缄,逐字逐句地重新阅读。

赵匡胤那简短、直接、充满力量与不容置疑口吻的字句,此刻在他眼中,果然显露出了截然不同的意味。

那不再是简单的羞辱,而是包裹着毒药的诱饵。

他脸上的怒容渐渐褪去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后知后觉的冷静。

“呵呵呵呵呵”钱俶缓缓摇头,将信纸轻轻放回案上,目光看向沉虎子,带着赞许与庆幸,“若非丞相老成谋国,洞察其奸,朕险些险些因一时之怒,中了赵匡胤的诡计,将数万将士置于险地,坏了我吴越的国本!”

他深吸一口气,压下心头的馀悸,询问道:“那以丞相之见,朕这封回信,当如何措辞,方能既不失体统,又能破其奸计?”

沉虎子显然早已深思熟虑,闻言立刻回道:“陛下,老臣以为,回信当以柔克刚,以静制动。言辞可保持躬敬,不失藩臣之礼(南唐与吴越早就向柴荣称臣)。”

他顿了顿,继续分析道:“那赵匡胤虽勇武善战,麾下兵精将猛,但我联军凭借复杂水路,足以耗其锐气,挫其兵锋。陛下请想,宋国十万大军,人吃马嚼,每日粮草耗费何其巨大?其劳师远征,补给线漫长,加之国内未必全然安定。只要我军能再坚守一月,不,甚至只需二十日,其后勤必然捉襟见肘,军心必然浮动。届时,赵匡胤纵然心有不甘,也唯有退兵一途!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之上策!”

钱俶微微颔首,面露深以为然之色。

他对吴越军队的战斗力有清醒的认知,依托防御工事,尚可与宋军周旋,若真拉到野外与宋国百战铁骑正面决战,结果恐怕比沉虎子预想的还要糟糕。

能凭借地利与坚守逼退强大的宋军,无疑是当前最符合吴越利益的选择。

他的目光扫过帐内其他文武重臣,沉声道:“诸位爱卿,丞相之言,尔等以为如何?有何看法,尽可畅所欲言,今日务必要议个妥当之策出来。”

帐内一时议论纷纷,大多文武官员都倾向于沉虎子稳重持成的策略。

然而,就在一片附和声中,一道声音自沉虎子身后响起:“启禀陛下,臣崔仁翼有奏!”

众人目光望去,只见出列者是一位年约二十多岁的儒雅官员,正是近年来深受钱俶赏识和提拔的新晋谋臣崔仁翼。

他虽然年轻,但智谋出众,眼光独到,往往能见人所未见,连沉虎子这等老臣也对其颇为忌惮。

“准奏。”钱俶看向崔仁翼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。

崔仁翼躬身一礼,“陛下,丞相老成持重。但臣认为陛下或应慎重考虑,答应宋主信中之要求。”

“什么?!”

“崔仁翼,你疯了不成?!”

“此乃误国之论!”

此言一出,满帐哗然!

钱弘儇更是直接怒目而视,若非在御前,恐怕早已破口大骂。

就连沉虎子,也忍不住侧目,眉头紧皱,显然极不认同。

然而,钱俶却并未发火,“哦?崔卿何出此言?赵匡信如此相逼,我等还要答应他?”

崔仁翼再次躬身,“陛下,诸位大人。我们是否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,如今的宋国,并非仅与我吴越和南唐交战,他们是在进行双线作战!”

他不再多言,转身大步走到大帐一侧悬挂的巨幅牛皮地图前。

这幅地图绘制标注着各方势力范围。

“一路大军,由宋主赵匡胤接替统帅位,与我军及南唐主力对峙于此地,僵持不下。”

接着,他的手指落在已被宋国吞并的后蜀之地。

“而另一路,则是由宋国名将慕容延钊统帅!此人战功赫赫,用兵如神!数月之内,连灭荆南高氏、武平周氏、后蜀孟氏,其兵锋之盛,天下侧目!”

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代表南汉的局域上,“若臣所料不差,此时此刻,慕容延钊恐怕早已在成都府完成休整挥戈南下,兵锋直指南汉!”

他环视帐内众人,目光灼灼:“南汉国主刘??,昏聩无能,以宫女卢琼仙、黄琼芝为宰相,执掌朝政;以宦官龚澄枢、李托等为将,统领军队!其朝政之腐败,军备之废弛,举国上下,乌烟瘴气,此乃天下皆知!试问,如此之南汉,可能挡得住慕容延钊麾下那些百战精兵吗?”

帐内无人应答,但许多人的脸上已露出了思索之色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