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子澄暗忖:朱允熥素来缜密,或早已为蓝玉备好诗作,专候我自投罗网!
定是如此!
霎时重拾信心,“殿下诗作果然振聋发聩。”
“不若也为下官赋诗一首,容我效蓝大将军,得有夸耀之资。”
此言既驳朱允熥,又暗讽蓝玉轻浮。
得宝即炫。
若非蓝玉秉性如此,岂能成就捕鱼儿海大捷?
于风雪交加中挺进,终创类同李愬雪夜下蔡州之伟绩!
朱允熥心中莞尔,黄子澄既为劲敌,岂会不加剖析?
早用大数据析其根本!
黄子澄自谓瞎猫撞死耗子,安知我未备诗相候?
茹嫦再启战端:“此题甚难!”
杨靖接茬:“难在何处?赠诗岂非寻常?”
“难在此人乏善可陈!”
“太白赞玉环,因其位列四大美人之首。”
“咏飞燕,虽祸国仍具倾城之貌。”
“岳飞、宗泽,俱是民族英杰。”
茹嫦毫不掩饰讥诮:“黄子澄?那张老脸状若鞋拔,有何可称道?”
杨靖拊掌:“此言不虚。”
黄子澄怒极:“茹嫦!”
“尔尔粗鄙不堪!”
迂腐文人翻来复去不过此语,岂是茹嫦这等官场老手对手。
“殿下不管束属下么?”
“茹嫦乃大明兵部尚书,是皇爷爷臣工!非我私属!”
此刻仍这般滴水不漏?
你二人情谊简直可去应天府办理主仆文书!
黄子澄冷静细思,竟觉朱允熥之言无隙可乘,愈发生恨!
何须谨密至此!
闲叙片时,终归正题:“恭请殿下为下官赋诗。”
顾不得颜面,生硬道:“下官洗耳恭听。”
此乃节外生枝,朱允熥目询朱元璋,帝首肯。
“为你赋诗?”
“倒也有备!”
“为你赋诗?”朱允熥悠然踱步:“倒也有所准备。”
黄子澄眼底掠过讥诮,此局于他极为有利。他素来自视甚高,常自撰诗章!
若朱允熥诗才不济,便可尽情奚落。
倘能成篇,便从旧作择优选之相较,再行嘲弄!
无论如何,胜券在握!
若朱允熥知晓,定会赞其智谋渐长,当续用药石。
然黄子澄未虑及,若朱允熥诗成而己无佳构相抗,又将如何!
“九域风雷凭浩气,千骑寂聊实堪哀。”
此乃何意?
抒己悲怀?我黄子澄尚在人间,何悲之有!
但闻朱允熥续吟:
“愿请天公重振奋,不拘一格降英才!”
诗韵方落,满殿霎时万籁俱寂!
此诗佳否?自然绝妙!
唯太过刻薄!
黄子澄分明健在,却祈天降英才,岂非明指其非栋梁之材?
且朱允炆素视黄子澄为股肱,此举连皇孙亦遭牵连。
识人不明!
黄子澄怒极攻心:“尔!!”
顿生宋义当日胸闷之感,连喘数息方得平复。
可恶至极!
竟如此折辱?他黄子澄立志要成范仲淹那般名臣。
而今此诗若传扬四海,天下皆知其非良材。提及黄子澄
哦,便是那位“降英才”乎!
十数载经营的大儒声名,倾刻易为“非英才”之标签。
此即诗章威力!
然其又能如何?求诗者本是他,如今偷鸡不成,反陷无言以对之境。
茹嫦谑笑近前:“咦?”
“殿下此诗,妙极!”
“黄子澄本无可称道,殿下竟以其为反喻成此绝唱。”
朱允熥从容道:“此诗仅喻黄子澄,若由此人当政,自当祈天降贤。”
“而今皇爷爷麾下英才济济,无须挂怀。”
事已至此尚作辩解?莫非皆冲我而来?
黄子澄百口莫辩,朱允熥之沉稳更堵得他无言以对。
黄“英才”
黄“英才”
只觉天旋地转。
杨靖颔首:“前时黄子澄步步紧逼,殿下被迫还击。”
“此诗乃义愤之作,专对黄子澄情有可原。”
群臣闻杨靖此言,纷纷称是,心中芥蒂倾刻消散。
朱元璋含笑,再度明悟。
何以熥儿从不显露羽翼。若此辩出自茹嫦,众人必觉党同伐异,更生不快。
然由不相干者道来,自将矛头指向黄子澄,那点不悦自然冰释。
宋和察事不周啊,杨靖已明示立场竟未觉察。
似乎
除朕外竟无人看破!
秦达亦是如此,闻允炆曾欲招揽,其识人之明较之熥儿,实有天渊之别。然那份趋炎附势,却昭然若揭。
朱允熥续言:“黄先生,尚有第三首诗相赠。”
“权作先前佛问之答。”
先前黄子澄诘问佛理时缄默不言,正因辩驳只会引发更多诘难。
何时方休?
有杨靖从旁策应,绝不至陷入困局!
待终局时再拨乱反正,尽洗前嫌,黄子澄之谋自然瓦解!
心思之缜密,情智之高超,古今罕有。
稳如磐石!
“悟道休言天命,修行勿取真经,一悲一喜一枯荣,哪个前生注定。”
“袈裟本无清净,红尘不染性空,幽幽古刹千年钟,俱是痴人说梦。”
众人细品:“此乃禅诗?”
“闻说红叶禅师请陛下参拜金身,三皇孙曾以&039;今佛不拜古佛&039;相阻。”
“诗中蕴藏的不正是这般超然气度?”
杨靖对朱允熥愈佩:“犹不止此!”
“诸公可曾读出,此诗实为黄子澄前三问之解答!”
“万法皆空。若万法皆空,善为空,恶亦空。因为空,果亦空。佛魔俱空。”
“悟道莫谈天命,修行修的是心经,礼佛拜的是心佛。”
“心生,则万象生;心寂,则万籁空。”
百官钦服地望向杨靖:“杨尚书博闻强识,臣等佩服。”
“不敢,此皆殿下深意,下官不过转译。”
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”
“世尊有云: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。”
“故如是耳。”
身躯微颤,双股战战,竟是在此候我!先将颜面尽毁,再将前功轻描淡写推翻。
若在初始,尚可与朱允熥佛理交锋,然既已将战火引至诗坛,便已弃禅理相争。
此时若再论佛,非乘胜追击,实属负隅顽抗!
胜亦无光,败则尽毁!
朱允熥!!
这一掌,好生疼痛!
黄子澄恍见百官皆在讥讽,独自身处人群中央。
更觉心悸如鼓,随即天旋地转,砰然倒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