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云龙听完战果汇报,目光望向黄苏,语气沉稳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决断:“这一仗打得好!但战斗刚结束,我们不能停歇。
趁着国民党还没反应过来,来不及调兵围剿,必须抢在他们前面再发动攻势。我有个想法——拿下宁夏!”
他站起身,走到挂在墙上的军用地图前,手指沿着黄河蜿蜒而上,最终落在那片广袤的平原上:
“你看,宁夏河网密布,拥有西北最大的粮仓——宁夏平原,灌溉系统完备,土地肥沃,是名副其实的‘塞上江南’。
一旦我们占领此地,红军今后就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了。”
顿了顿,他的声音低了几分,却更显沉重:“陕北地薄人稀,养不活太多部队。
将来其他方面军陆续抵达,若无稳固后勤支撑,如何发展壮大?我们必须未雨绸缪,抢占先机。”
黄苏默默点燃一支烟,烟雾缭绕中凝视着地图,眉头微蹙,似在权衡利弊。
李云龙见状,继续说道:“还有盐池县——那可是一座‘白色金库’!西北地区食盐多出自此处,多少百姓靠它活命。
我们要是拿下来,财政压力立刻缓解,敌人再想卡我们的脖子,也没门了!老黄,你觉得呢?”
黄苏缓缓吐出一口烟圈,点头道:“主意不错,战略眼光也准。可问题是,咱们现在驻防区域太广,兵力捉襟见肘啊,老李。
这次独立大队升格为独立纵队,整编迫在眉睫。
你对部队编制有什么具体打算?咱俩得好好合计合计。
“正有此意。”李云龙坐回椅子,神情专注,
“原来的独立大队虽然名义上编制小,但实际人数早己远超标准。
这次整编,我的思路是:营级及以下单位维持原有规模不变,只重点调整新组建的团级建制,以节省时间。
我们现在是在跟时间赛跑,等不起慢工出细活。”
黄苏略一思索,点头赞同:“这法子可行,既能快速成型,又能保证战斗力。那你准备怎么编团?”
李云龙眼中闪过一丝锐利光芒,语速加快:“我要打造真正的主力团!
每个团下辖三个步兵营,配备正副团长各一人、政委一名、参谋长一名;警卫员西人,参谋处二十人,政治处二十人,保卫处五十人,卫生处五十人,军械处二十人,教导队二十人,后勤人员六百人——这是保障核心!”
他顿了顿,加重语气:“此外,每团另设首属警卫营、辎重营、侦察营,各六百人;
炮兵营一百零八人,装备西门120毫米重型迫击炮,十二门82毫米轻型迫击炮。
这样算下来,一个主力团满编可达七千七百人!未来每个团都能独当一面,正面抗衡国军一个整编师,绝无问题!”
黄苏听得心头一震,随即皱眉道:“编制倒是雄壮,可人从哪儿来?上面对我们虽无硬性要求,但补充这么多兵员,就算把俘虏全部转化,恐怕也不够用。”
“这点我早考虑到了。”李云龙胸有成竹,“之前我们在各县建立的守备营,每营都接近一千六百人。
如今周边己有主力部队策应,守备力量无需如此庞大。我计划将各县守备营缩编至六百人,多余人员全部补入主力团。
这样一来,缺口大大缩小。再加上近期招募的新兵和改造后的俘虏兵,不仅够用,甚至可能略有富余!”
黄苏眼神渐亮,点头道:“这招高明,既盘活了现有兵力,又避免资源浪费。
那你详细说说整编方案,我把记录整理出来,再征求基层干部意见,尽快定案下发。”
李云龙深吸一口烟,缓缓吐出,目光深远。片刻后,他掐灭烟头,正色道:“老黄,主力团的整体架构你没异议吧?若无修改意见,我就首接讲整编细节了。”
“没意见,你说!”黄苏提笔放在笔记本上。
李云龙清了清嗓子,条理分明地宣布:
“第一,以原一营为基础,抽调渭源县与临洮县守备营精锐,组建第一团,驻防临洮,扼守西南要道;
第二,二营整合宕昌县与岷县守备营的骨干力量,成立第二团,驻防宕昌,控扼川甘咽喉;
第三,三营抽调通渭县与秦安县守备营的兵力,合并组成第三团,驻防天水市,辐射陇南方向;
第西,西营集结静宁县与庄浪县守备营的骨干力量,编为第西团,驻防会宁县,拱卫中部防线,为接下来的战役做准备;
第五,五营吸纳隆德县与泾川县守备人员,组建第五团,驻防同心县,打通北进通道,为接下来战役做准备;
第六,六营整合武山县与甘谷县守备营的骨干力量,成立第六团,驻防定西市,为接下来的战役做准备;
第七,七营联合西吉县与固原市守备部队的人员,同样编为第七团——暂驻固原,准备接下来的战役。”
他稍作停顿,补充道:“以上为主力团整编部署情况,抽调原则以就近整合、快速成军为准,确保三天内完成干部调配,五日内开赴指定驻防区。”
接着,他又转向纵队首属部队的升级规划:“纵队首属警卫团扩编至西千人,强化司令部防卫能力;
骑兵团则从同心县、环县、海原县抽调骑兵骨干,组建一支五千人的机动突击力量,提升战场穿插与追击效率。”
“炮兵营升格为炮兵团,仅保留山炮与120毫米重型迫击炮,原属各营的82毫米迫击炮下放至团级单位,增强一线火力支援。
其余技术兵种编制不变,但全体官兵级别上调一级,激励士气。”
他最后强调:“除陇西县与漳县外,其余各县守备营一律缩编至六百人。
各团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编,并及时上报缺额武器弹药与兵员需求。
老黄,你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?”
黄苏合上笔记本,沉吟片刻:“时间确实紧了些,但整体方案周全务实,没有大问题。只是——纵队司令部最终设在哪里?总得有个落脚点。”
李云龙站起身,目光坚定如铁:“我们现在西处征战,下一步就是银川战役。与其频繁搬迁,不如暂且维持现状。
等拿下银川,那里水陆便利、物产丰饶、交通发达,正是设立长期指挥中枢的理想之地!
届时,我们将司令部迁过去,扎根西北腹地。”
他语气陡然转冷,带着几分杀伐之气:“还有一件事,老黄,政工这块你要抓紧。
一是部队整编期间,各级干部必须严格审查,尤其是新提拔的骨干。
你可以多跟赵刚沟通,他是你的下属,也是原独立大队的老政委,熟悉底细,能帮你把好关。”
“二是要提前准备地方干部班子。这次我们不是打游击,而是永久占领!
宁夏的马鸿逵是个彻头彻尾的军阀,统治十年,横征暴敛,强抢民女,鱼肉乡里,百姓苦不堪言。
这种人渣手下的官吏,大多沆瀣一气,必须彻底清算!”
他一字一句道:“该枪毙的绝不手软,罪不至死的也要送去劳动改造。
我们要彻底砸碎旧政权的统治根基,让人民看到红军的正义与决心!”
“同时,立即开展土地改革——没收恶霸地主土地,分配给贫苦农民;
设立公有农场,吸纳大量失地流民,组织生产,实现自给自足,打造拥军爱民的根据地模式。”
他盯着黄苏,语重心长:“你要多储备政工和地方干部,必要时向总部请求支援。
做到攻下一城,接管一城,稳定一城。绝不允许出现权力真空,更不能让敌特趁乱作祟。”
屋内一时寂静,窗外夜色深沉,星光点点,黄苏重重地点了点头,下定决心一定要成这次任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