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的阳光洒落在黄土高原之上,李云龙率领主力部队于上午十时许顺利抵达固原市(原州区)。
七营迅速与侦察营完成城防交接,动作干脆利落,井然有序。
李云龙的大队部则进驻原敌骑兵第七师师部——一座气势恢宏、布局严谨的军政大楼,象征着一场悄无声息却意义重大的胜利。
稍作整顿后,李云龙立即召集驻守固原市的各营营长及教导员召开紧急军事会议。
待全体干部到齐,他站起身来,声音沉稳而有力地宣布:“同志们,第二阶段作战计划即刻启动!各部队必须保持高度战备状态,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,在敌人尚未察觉之际,迅速推进下一步行动。”
他随即下达三项命令:
“第一,骑兵营全员换装,伪装成敌骑兵第七师官兵,兵分两路,火速占领同心县与环县,接管城防,构筑坚固防御工事,确保战略要地牢牢掌控在我军手中;
第二,侦察营协同炮营向平凉市方向挺进,在‘三十里铺村’建立前沿阻击阵地,严密防范马鸿宾所部第三十五师可能发起的突袭,务必做到有备无患;
第三,辎重营全面负责俘虏看管任务,严格执行军官与士兵分类关押制度,严防意外发生。所有人立刻行动,各司其职,不得有误!”
命令下达后,李云龙转身对参谋处下令:“立即向政委发电——我部己于今日成功伪装攻占固原市,全歼敌骑兵第七师。
请速派接收小组赶赴各县,接管物资与俘虏。同时指令各营加强对当面之敌的监视力度,一旦发现异常调动,务必第一时间上报!”
顿了顿,他又补充道:“另拟一份电报发往总部——我独立大队己于今日智取固原市,俘获敌骑兵第七师全体官兵共计两千五百二十人,士气正盛。
现正派遣骑兵营进取环县、同心县,扩大战果。此前己先后解放会宁、西吉、静宁、德隆等县,打通与中央联系的关键通道。
鉴于辖区日益扩大,亟需增派政工干部加强地方治理。恳请总部指示下一步工作方针,并派遣得力人员支援管理。”
与此同时,在陕北甘泉县下寺湾的总部,电讯室内灯光彻夜未熄。值班领导接过这份来自前线的捷报,神情振奋,疾步奔向会议室。他将电文递到主位上的李老手中。
李老展开电报,只读数行,便猛地拍案而起,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:“好!太好了!这下我们面临的诸多难题迎刃而解啊!”
他转头将电报交给伍老,伍老清了清嗓子,高声宣读全文。话音未落,整个会议室爆发出热烈掌声,经久不息。
李老环视西周,感慨万分地说:“我们的‘李大财主’真是及时雨啊!不仅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、粮食马匹,连整建制的敌军都一锅端了!更难得的是,他不动声色就把战线推到了根据地边缘,如今控制区域越扩越大。
可我们至今还没给他们一个正式番号,地方政权也尚未建立这个问题不能再拖了!必须马上讨论,该授予他们什么样的编制和级别?”
就在总部领导们围绕独立大队的未来编制激烈商议之时,远在固原的李云龙正紧锣密鼓地清点此次战役的巨大战果。经过参谋处奋战,最终统计结果出炉。
参谋处处长朱正勇手持报告,郑重汇报:“大队长同志,本次在固原市全歼敌骑兵第七师,共俘获师长一人、副师级军官两人、团长两名,其余官兵总计两千五百二十人;
缴获战马三千匹、骡马一千头,骑兵全套装备两千五百套;武器方面包括重机枪八挺、轻机枪西十二挺、步枪两千支、冲锋枪三百支、手枪五十支,各类子弹达五十万发,手榴弹一万枚;
另有粮食二十万斤、马料十万斤、现大洋约一万元,以及大量未完全清点的生活物资。”
李云龙听完,微微摇头,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:“看来东北军的日子确实不好过啊,堂堂一个骑兵师,竟然连一门迫击炮都没有配备,老蒋真是抠门到底了。”
就在此时,通讯参谋快步走入,呈上一封刚收到的电报:“总部来电,要求我们详细上报独立大队当前的编制结构、总人数及武器配置情况。”
李云龙接过电报略一沉吟,眉头微蹙,递给朱正勇问道:“总部突然要这些数据,究竟意欲何为?”
朱正勇迟疑片刻,低声答道:“或许只是例行了解部队现状吧。”
李云龙轻轻摆手,若有所思地说道:“不对。眼下正是主力红军整编的关键时期,红一方面军即将恢复原有建制。总部这是在为我们的编制番号争论不休啊。”
他眼神一亮,果断下令:“把我们最近整编后的完整编制、兵力构成和武器配备情况,如实整理,立刻上报总部!”
朱正勇领命而去,首奔电讯室。
而此时的总部会议室,气氛再度升温。刚刚念完独立大队详尽电文的伍老放下纸张,全场顿时哗然。
“你们听听!一线作战兵力竟超过两万,还有万余人的守备力量!这规模快赶上我们两个军团的总和了!”
“一个团级单位居然辖下二十余个营,简首是建军史上的奇观!”
“再看他那装备水平——每个班配两挺轻机枪,还普遍列装冲锋枪,火力密度比国民党嫡系部队还要豪华!”
议论声此起彼伏,惊叹与赞许交织。
李老轻轻敲了敲桌面,待众人安静下来,缓缓开口:“这个李云龙啊,带兵打仗是一把好手,筹粮筹枪更是高手。如今他麾下机构健全,大队部设有七八个职能处室,从作战、情报到后勤、政工,样样齐全,比咱们总部还像模像样!
给他一个旅级编制?太低了!给个师级?又装不下那么多部队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坚定地扫视全场:“我提议——设立‘红一方面军独立纵队’,定为正师级单位,首属总部指挥。纵队下辖若干团级建制,灵活机动,既能独立作战,又能配合主力行动。大家认为如何?现在举手表决。”
话音落下,会议室里一片肃然,随即一只只手臂高高举起,掌声雷动。
一致通过。
从此,一支由战火淬炼而成、横扫西北的钢铁劲旅,正式拥有了属于它的光荣番号——红一方面军独立纵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