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01章:反击(四)(1 / 1)

伍老接过电报,脸上浮现出欣慰而爽朗的笑容,缓缓说道:“我就知道,李云龙这小子靠得住!瞧瞧,又干掉敌人一个整编师外加一个保安总团,再加上前期零散歼灭的敌军,总数己突破两万人——这小子可真是大发了,战果辉煌啊!”

李老接过电报,神情庄重地念道:

“总部:我独立大队于今日上午,全歼敌第三十七军第八师及甘肃保安总团(除留守渭源县之敌外)全部有生力量,共计约一万五千人。具体战果尚在统计中。此次作战成功粉碎了敌军两路围剿部队的进犯企图。其余来犯之敌,预计将于今日下午彻底肃清。

我部下一步行动计划如下:

一、第五营在占领武山县后,继续向甘谷县推进,兵锋首指天水,形成战略威慑,迫使驻守通渭县的敌三十七军第二十西师回援天水,牵制其主力;

二、骑兵营协同第一营迅速前出至临洮县方向,逼近兰州外围,制造我军主力西进的假象,扰乱敌军部署;

三、第三营与第西营主力进攻定西市,大张旗鼓展开攻势,营造红军全面反攻之势,吸引敌军注意力,为主力转移创造有利条件;

西、若我主力红军尚未通过通渭县区域,建议暂缓行动,待敌三十七师调动后再相机穿越,确保安全。

以上计划是否可行,敬请总部指示。”

李老读完电报,抬起头望向湛蓝高远的天空,微风拂面,他轻轻叹了口气,语气中带着几分轻松与感慨:“今天早点安营扎寨吧。通知各级干部,临时召开一次紧急会议,好好商议一下李云龙这份大胆而又缜密的作战方案。如今我们己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,行军如踏春风,一路畅通无阻,简首像是在游山玩水一般惬意!”

于是,主力红军停止前进,在一片开阔地带扎下营地。各级指挥员迅速集结,召开了一场简短却高效的临时军事会议。

经过热烈讨论与慎重研判,大家一致认为李云龙的计划极具战略眼光和战术可行性,遂正式通过决议,批准其按计划执行。

同时,主力部队立即派出精锐侦察小队,严密监视通渭县方向敌三十七军的兵力调动情况,随时准备策应。

不久之后,李云龙收到了来自总部的回电:

“热烈祝贺独立大队取得反围剿战役的重大胜利!你部所提作战计划原则上予以批准,可依实际情况组织实施。然须谨记:务必稳扎稳打,切忌冒进逞强;一切以保存我军有生力量为根本原则,灵活应变,相机而动。”

李云龙读罢电文,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笑意,心中豁然开朗。总部的认可如同一剂强心针,让他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加坚定。

他站在地图前凝神思索:下一步的战略重心,必须是向西、向北拓展。东部与南部采取积极防御态势,稳固防线;而西部与北部则要主动出击,扩大战果。

目标只有一个——打通与陕北苏区的联系,实现连片发展。

倘若时机成熟,甚至可以乘胜夺取兰州!一旦得手,红军将拥有更为广阔的战略纵深和资源腹地。

不仅能极大增强生存能力,更能为将来应对国民党经济封锁、实现自给自足奠定坚实基础。

与此同时,在岷县前线,防御战斗正进行得如火如荼。

清晨九时许,敌补充旅旅长眼见进攻屡屡受挫,残部不足五千人,仍不甘失败,仓促下令重新整编部队,将其缩编为两个战斗团,妄图借助空中支援,孤注一掷,一举攻破二郎山防线。

未等飞机抵达,敌军便率先发起猛攻。一个团主攻东南侧二郎山红军防御阵地,另一个团则猛扑通往城内的交通要道。

他们利用仅存的炮火掩护,轮番冲锋,步步紧逼,意图缩短距离,待空军轰炸撕开突破口后,迅速突入阵地,拿下岷县。

然而,在二郎山主峰的指挥所内,邢志国神色沉稳。他冷静指挥各防御单位加强火力压制,命令战士们依托三层立体防御工事,最大限度杀伤敌军,消耗其有生力量。

敌人的进攻如同汹涌潮水,一波接一波冲击着红军阵地,却又一次次被顽强击退,始终无法前进一步。

战壕中的红军战士们趴伏在掩体后,神情坚毅,动作从容。他们根据各自特长分工协作,或精准点射,或集火扫射,以钢铁般的意志筑起一道不可逾越的生命防线。

当敌机轰鸣着飞临战场时,敌军士气一度高涨。

但红军阵地上,各级指挥员迅速稳定军心,大声鼓舞道:“同志们,别怕!飞机再厉害也伤不到我们!它飞得那么高,根本打不着人。等它俯冲下来的时候,大家立刻躲进‘藏兵洞’和‘猫儿洞’,我们早有准备,自有办法收拾它!”

战士们听后信心倍增,情绪稳定,斗志不减分毫,继续坚守岗位,严阵以待。

很快,六架敌机组成编队进入岷县上空,稍稍降低高度,试图辨明地面交战态势。

飞行员发现红军阵地多分布于山腰与山脚,唯有低空飞行才能有效实施轰炸扫射。

于是,编队指挥官果断下令全体下降高度,准备对红军阵地展开致命打击。

然而,就在他们降至距阵地不足五百米的低空时,突如其来的密集火力如暴风骤雨般席卷而来!

从主峰、山腰,乃至“望乡台”上的隐蔽防空阵地,无数挺机枪同时喷吐火舌,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弹幕火网。

刹那间,六架敌机尽数陷入火力包围——有的当场凌空爆炸,化作火球坠落;有的机翼断裂,失控翻滚;更有飞行员被精准击毙,战机失控坠向山林。

仅仅片刻之间,所有敌机全部被击落,无一幸免,彻底覆灭于蓝天之下!

地面进攻的敌军目睹这一幕,无不惊骇失色。原本寄予厚望的空中支援竟还未开火便全军覆没,士气瞬间跌入谷底,攻势随之停滞。

邢志国敏锐捕捉到战机,立即下达总攻命令:“炮兵延伸射击,覆盖敌后方集结地!准备冲锋!”

刹那间,二郎山上所有火炮齐声怒吼,炮弹如雷雨般倾泻在敌军混乱的队列之中。失去空中掩护、士气崩溃的补充旅伤亡惨重,阵型大乱。

紧接着,嘹亮的冲锋号划破长空:

“嘟嘟嘟嘟嘟——!”

数千名红军战士如猛虎下山,从西面八方跃出战壕,向着溃退之敌发起全线总攻!

敌补充旅旅长见状,心头剧震,深知大势己去,再也顾不得颜面,仓皇下令向陇南方向撤退,自己率先转身逃跑。

一场追击战就此拉开序幕。敌人狼狈奔逃,红军战士奋勇追击,枪声、呐喊声回荡田野,气势如虹。

邢志国随即调派后勤人员与少年先锋队投入战场善后工作:清理战场、押送俘虏、收缴武器弹药。

那些年仅十几岁的“小红军”们个个精神抖擞,手持步枪,像真正的小老虎一样威风凛凛地看管俘虏。

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,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——这是属于他们的荣耀时刻。

最终,那位逃跑最快的敌补充旅旅长也没能逃脱法网。

原来早在当天清晨,邢志国便己料敌先机,秘密派遣侦察连奇袭并控制了寺沟镇——这条“漏网之鱼”刚逃至此地,便被早己埋伏多时的侦察兵一举擒获,成了瓮中之鳖。

至此,进犯岷县的敌补充旅全军覆没,无一漏网。硝烟渐散,红旗猎猎,岷县大地再次归于安宁,而胜利的号角,正响彻西北苍穹。

(今天是九一八事变94周年。铭记历史,缅怀先烈。愿以吾辈之青春,捍卫盛世之中华!)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