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81章 战前部署:运筹帷幄(1 / 1)

扩大会议结束后,李云龙将赵刚和邢志国叫进了自己的办公室。

屋内灯光昏黄,墙上挂着一张详尽的作战地图,窗外夜风轻拂,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。

李云龙神色凝重地站起身来,目光地扫过两人,缓缓说道:“大战在即,我们三人必须明确分工,各司其职,才能确保万无一失。”

他顿了顿,语气坚定而沉稳:“首先是老赵的任务。你得留守岷县——这里是咱们独立大队的根基所在,是我们的立足点,更是后勤保障的核心基地,绝不能有半点闪失!”

见赵刚点头应允,李云龙抬手示意他坐下,并认真记下接下来的几项重要事项:

“第一,你要尽快安排一名可靠的人选,秘密送一封信给卓尼土司。信中务必清晰阐明我红军的政治方针、战略目标以及前进方向。我们要明确传达:绝不主动进攻他们,只求和平共处、互惠互利。若能建立联系,还可开展物资交换,互通有无,化敌为友。”

“第二,关于鲁大昌及其他反动官僚、地主豪绅被缴获的土地、田产与牧场——这些是我们从敌人手中夺回的人民财产。眼下战事紧迫,来不及逐一分配给贫苦百姓,那就实行统一政策:所有租种这些土地的农户,按‘三七分成’执行——三成收成上交独立大队作为军费,七层归农民自用。这一举措既能保障部队供给,又可赢得民心。”

“第三,岷县乃多民族聚居之地,藏、羌、回、汉等民族世代杂居。我们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原则,尊重各少数民族的语言、风俗与宗教信仰。立即组织宣传队向全体战士宣讲民族政策,做到人人知晓、处处落实。凡有少数民族青年志愿加入红军者,一律欢迎,不得歧视。”

“第西,主力部队出发后,你可以派遣警卫连深入周边乡镇,全面推行新政策。重点打击欺压百姓的恶霸劣绅,强制地主减租减息,切实减轻农民负担,树立红军正义之师的形象。”

“第五,在己实施新政的区域,广泛张贴公告,正式宣布废除一切苛捐杂税。此前百姓所欠旧债,无论高利贷还是官府摊派,一律作废,概不追究。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红军带来的解放与希望。”

赵刚一边认真记录,一边频频点头。望着李云龙条理清晰、思虑周全的安排,心中不禁涌起深深的敬佩之情——这位指挥员不仅骁勇善战,更具备非凡的战略眼光与治理智慧。

接着,李云龙转向邢志国,语调转为严峻:“老邢,前期你也暂留岷县协助老赵,后续根据敌情变化再做调整。现在听好你的任务。”

“其一,立即组织力量重新勘测岷县整体防御体系,查漏补缺,完善工事。必须做好最坏打算——一旦敌人大规模围剿来袭,你们要有能力坚守至少两天,为主力来支援争取宝贵时间。”

“其二,保持与二营的紧密联络,命令刘兵全力扩招新兵。武器弹药不足的问题由后勤处统一调配解决。战术上要灵活机动:腊子口不必死守。敌人若强攻,可采取弹性防御策略,主动放开关口,诱敌深入。在第二道防线沿途设伏,打一场漂亮的伏击战,最大限度杀伤敌方有生力量,消耗其锐气。但若敌众我寡、形势危急,则果断撤回岷县,依托城防地势节节抵抗,拖住敌人脚步,切忌硬拼硬抗。”

“其三,新兵训练必须落到实处,不能走过场。教导队进驻‘走马岭’,一方面集中开展军事集训,提升战斗力;另一方面牢牢控制北面通往岷县的战略通道,防止敌人偷袭侧翼。”

交代完两位骨干的任务后,李云龙略作沉吟,随即唤来通讯员:“去把后勤处的孙玉林请过来,我要亲自了解一下当前物资储备情况。”

不多时,孙玉林匆匆赶来,额角还带着汗珠。“大队长!”他立正敬礼,声音洪亮。

李云龙亲自为他倒了一杯热水,温和地说:“老孙,别着急,坐下来慢慢说。我得掌握实情,才能统筹全局。你先汇报一下这次清查的成果。”

孙玉林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,神情振奋:“这次清算那些被公审的反动分子,真是开了眼界啊!共收缴黄金五十六公斤,银元三十六万元,另有大量古董字画尚未估价。此外,他们的产业还未完全拍卖,初步估算价值接近十万银元。还有卢大昌名下的三座工厂——一座服装厂、一座中药材加工厂,以及一座小型兵工厂,均己顺利接收并投入运转。”

李云龙微微颔首,眼中闪过一丝欣慰。随即正色道:“听好了,以下几件事你们后勤处必须立刻着手落实——”

“第一,所有黄金、古董、字画一律封存入库,妥善保管,待主力红军抵达陕北站稳脚跟后再统一上缴。目前我们的使命就是吸引敌军注意力,牵制其兵力,因此必须主动出击,制造声势。”

“第二,加大物资采购力度!粮食、药材、布匹、油盐柴米凡是对部队有用的物资,都要不惜代价收购。同时寻找安全隐蔽的仓库进行囤积,确保战时供应不断。”

“第三,充分利用现有的服装厂,加紧生产军服、被褥、棉衣、行军袋等军需品。按十万大军的标准提前规划产能——因为后续从川北陆续北上的红军部队,大多要途经岷县。我们在此扎根,就是要成为他们的接应站、补给站!人手不够就多招城里的妇女,实在无法集中生产,就把材料分发下去,让她们在家制作,成品由你们统一回收,按件计酬。这件事务必迅速推进,刻不容缓。”

“最后一点,”李云龙加重语气,“利用缴获的卡车,抓紧培养司机队伍。不要心疼汽油,宁可多耗些油料,也要让运输科的每一个人都学会开车!这是为将来的大规模机动作战打基础,是长远之计!”

说完,李云龙缓缓坐回椅中,闭目沉思。房间里一时寂静无声,只有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。

他知道,一旦行动开始,国民党的目光必将聚焦于他们这支孤悬敌后的独立大队,势必调集重兵疯狂围剿。而此刻,主力红军正加速向陕北挺进,时间紧迫,分秒必争。没有多余的训练时间,也没有退路可言。

唯有以血肉之躯筑起屏障,以智谋与勇气扛住敌人的狂轰滥炸,才能为主力北上撕开一道生路。

这一仗,不只是战斗,更是一场关乎信仰与使命的生死博弈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