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三十九章 紧迫(1 / 1)

他需要更多的产能。

梁子安拿起电话,拨通了金承恩的号码。

“金叔,是我。”

“子安啊,我刚看了新闻。”金承恩的声音透着欣慰,“你小子可以啊,这下全国都知道橙子科技了。”

“别人不知道,我是知道的。央台-1天气预报和焦点访问之间的15秒黄金gg位,今年以3240万元成交了,单秒价格高达216万。你小子倒好,直接上这个时段的新闻了,你这次算是赚大发了啊!”

“运气好而已。金叔,我还需要您帮个忙。”梁子安直入主题。

“你说!”金叔的语气马上严肃起来。

“显示屏的订单,我要追加到50万片。三个月内交付。”

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。

“50万片?”金承恩的声音提高,“子安,我现在的产线满负荷也就月产15万片,三个月45万片。你这50万片”

“我知道产能紧张。”以我可以提前预付40的货款,帮您扩产。如果您愿意,我可以再注资500万,咱们把这个屏幕厂做大。”

金承恩又沉默了。

“子安,你这是要把全部身家都压上去啊。”

“金叔,您跟我爸当年创业的时候,不也是这么干的吗?”梁子安笑了笑,“这个时候不赌,以后就没机会了。”

“行!”金承恩的声音突然变得坚定,“你这小子有你爸当年的劲头。这样,我这边连夜加班,三班倒,产能我给你提到月产18万片。50万片显示屏,按成本30元一片,总价1500万,你先付40,也就是600万,剩下的咱们分批结算。”

“谢谢金叔。”

这算是拒绝注资了。

看来不是什么时候都有杨老板那样的机会的。

挂断电话后,梁子安又拨通了杨老板的号码。

“杨老板,看新闻了吗?”

“看了看了!”杨老板的声音透着激动,“梁总,咱们这次可是出大名了!我这边已经接到好几个同行的电话,都在打听咱们的外壳是怎么做的。”

“产能方面有问题吗?”梁子安问道,“接下来三个月,我需要15万套外壳。”

“15万套”杨老板倒吸一口凉气,“梁总,这个量有点大,我现在的产线满负荷运转,月产能也就12万套。”

“那就扩产。”梁子安说道,“杨老板,你别忘了,咱们现在是一家人。。工厂多赚钱,对我们都有好处。这样,我以公司名义注资200万到外壳厂,专门用来扩产线,你看怎么样?”

杨老板愣了一下,随即反应过来。

对啊,梁子安是大股东,工厂赚钱了,大头还是他的。

“那感情好!”杨老板笑了,“梁总,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。这样,我安排连夜加班,三班倒,产能我给你提到月产15万套。”

“行,就这么定了。”

挂断电话后,梁子安又联系了主板、电池等几家供应商。

谈判的过程大同小异——都是先谈产能,再谈帐期,最后用订单和信用换取灵活的付款方式。

主板供应商那边,月产能从12万套提到15万套,总价1200万,预付40也就是480万。

电池供应商那边,月产能从10万套提到15万套,总价225万,预付40也就是90万。

两个小时后,所有电话打完。

梁子安在笔记本上做了最后的计算。

金承恩显示屏:预付600万

主板供应商:预付480万

电池供应商:预付90万

杨老板外壳厂注资:200万

合计需要支付:1370万

待支付:1755万

总支付:3125万

三千多万!在2004年,绝对是个恐怖的数字。

但梁子安知道,这相比于菊花手机2015-2024年累计投入的12490亿元,简直就是毛毛雨。

因为这上万亿,仅仅是菊花手机的研发费用而已。

如果再加之原材料采购、员工薪酬、销售管理费用等所有经营相关支出。

菊花手机的总支出超过了5万亿!

也就是说,每年要烧掉5000多亿!

这些数据,都是他前世做过的调查,现在依旧保存在他脑子中。

这么一看,3000多万的支出,完全是个小虾米了。

“任重而道远啊”

梁子安叹了口气,放下笔,正要靠回椅背,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推开。

陈阳走进来,手里拿着一份统计表,脸色潮红。

“老板,资金数据出来了。”陈阳把表格放在桌上,声音有些颤斗,“我算了三遍,确认没错。”

梁子安接过表格,扫了一眼。

表格上密密麻麻写着订单明细:

——广交会订单——

1彼得(迦纳):1万台雷震子,定金1488万

2阿里(迪拜):8000台雷震子,定金143万

3林志强(马来西亚):5000台轰天雷,定金56万

4其他零散外贸:5000台,定金62万

——国外小计:29万台,定金410万

1张建国:1万台,现款450万

2其他渠道商:2万台,现款800万

——国内小计:3万台,现款1250万

广交会合计:59万台,到帐1660万

——央台报道后订单——

1彼得再次追加:15万台,定金222万

2其他外贸商:31万台,定金462万

——国外小计:46万台,定金684万

1张建国追加:2万台,现款900万

2其他渠道商疯抢:65万台,现款2600万

——国内小计:85万台,现款3500万

央台报道后合计:131万台,到帐4184万

总计:19万台确认订单,已到帐5844万

陈阳咽了口唾沫:“老板,加之之前小白手机的1300万毛利润,还有银行贷款的2000万”

他拿起计算器,手指在按键上飞快跳动。

“减去收购杨老板厂650万,10万台备货1550万,日常运营大概390万”

陈阳深吸一口气,用力说道:“帐上现在有6000多万可用资金!”

办公室里安静了几秒。

6000万。

这个数字,比梁子安父亲当年最辉煌的时候,还要多出一大截。

而这,才过去半年。

“就算银行贷款全还掉,咱们还有4000多万啊!”

陈阳看着梁子安,眼神里满是崇拜:“老板,咱们真的做到了!从半年前的200万,到现在的4000多万,整整翻了20多倍!”

梁子安放下表格,心里却很清楚。

这4000万,还要预付20万台物料的货款。

刚才跟金叔他们谈的,显示屏600万、主板480万、电池90万,再加之给杨老板外壳厂注资的200万

支付完这笔预付款,帐上还能剩3184万。

不过没关系。

现金流,只会越来越充裕。

而且银行的2000万,现在暂时不用还,等于实际能动用的,是5000多万。

梁子安看向陈阳:“国内渠道商那边,有人想赊帐吗?”

“有。”陈阳立刻说道,“几个大客户找我,说能不能给点帐期,他们资金压力大。”

陈阳点头:“明白。那国外客户呢?发货前付清,这个政策确定吗?”

梁子安想了想:“广交会是特例,为了打开国外市场只收了定金。但现在要注意,国外订单发货前必须收到尾款,一分都不能少。”

“好!”陈阳兴奋地说道,“老板,照这个速度,咱们今年的利润”

“先别想那么远。”梁子安打断他,“现在的问题是产能跟不上。按目前的速度,要三个月才能交完。”

“这”陈阳皱起眉头。

“所以,”梁子安站起来,“明天开始,你去催那些还没打全款的国内客户,三天内不打款,订单取消。国外客户的定金,也要在一周内到帐。”

“是!”

陈阳转身要走,又被梁子安叫住。

“等等,还有一件事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